國家對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監督檢查越來越嚴格,18年9月-11月省內也組織開展了全省計量檢測機構的全面監督檢查活動。對于檢查結果,月2019年1月11日發出了通報,快來看看哪些第三方檢測計量機構存在問題,這些問題你們機構是否存在呢?
各市、縣(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省計量科學研究院:
為強化對全省計量技術機構的事中事后監管,進一步規范計量檢定、校準行為,2018年9月至11月,省局組織開展了全省計量技術機構監督檢查,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次檢查以機構自查和現場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各市局高度重視,全面組織轄區內計量技術機構做好自查工作,共有193家機構及時完成自查,杭州、金華、衢州、舟山等市局組織抽查26家機構,通過自查和市局抽查共發現各類問題60個。在此基礎上,省局通過“雙隨機”方式,組織2個檢查組對杭州、寧波、湖州、嘉興、紹興、金華等6個市的28家計量技術機構進行了現場檢查,其中:法定計量檢定機構8家(市級3家、縣級5家)、專項計量授權機構5家、計量校準機構15家?,F場檢查堅持正向檢查與逆向追溯相結合,采取座談詢問、檢查業務大廳和實驗室、查閱資料、隨機抽取人員留樣再試、從客戶源頭追溯證書記錄等多種方式進行了檢查,共抽查計量標準74項、證書報告及原始記錄等資料546份、計量檢定或校準人員21名,發現各類問題68個。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要求,檢查結束后,省局已通過省政務服務網公開檢查結果。
本次檢查結果表明,總體上計量技術機構的計量法制意識不斷增強,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專項計量授權機構基本能持續滿足應有條件,履行法定職責;計量校準機構的技術能力得到提升,校準工作的規范性有所提高,未發現偽造數據、出具虛假報告等嚴重違法行為。嘉興市計量檢定測試院較好地履行了法定職責,檢定工作規范有序;紹興市水務產業有限公司計量檢測中心認真完成授權檢定任務,內部管理體系運行良好。對上述2家機構予以通報表揚。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少數機構存在嚴重問題。
在檢查中發現,杭州富陽水務有限公司存在檢定人員未取得相關資質、證書原始記錄中的人員與實際檢定人員不符、檢定所用的計量標準器未能提供量值溯源證書等問題;諸暨市計量技術測試所的多份水銀血壓計原始記錄存在檢定數據雷同的情況;杭州華徵計量校準有限公司、中測測試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寧波市公正計量行、浙江中溯計量技術有限公司等機構存在未建立相應計量標準而對外開展校準工作的問題。
(二)檢定工作規范性仍需加強。
一是檢定工作質量不高。檢查中發現,永康市計量測試檢定所、蘭溪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中心等10家檢定機構的部分原始記錄存在差錯和遺漏問題,如:樣品名稱型號、所用計量標準器信息記錄不全、信息未更新,記錄的環境條件與出具的檢定證書不一致,留樣再試發現原檢定數據有誤,機構資質標注不規范,三級簽字核驗不嚴格等。
二是計量標準管理不善。金華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的3項計量標準存在標準器檢定不合格或未及時取得量值溯源證書的問題;慈溪市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測服務中心對計量標準文件集的管理較為混亂,資料歸檔不完整、未及時更新;少數機構對計量標準的穩定性考核有缺失,在配套設備更換、技術依據變更時未及時辦理相關手續。
(三)校準技術能力有待提高。
一是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問題較為突出。檢查中發現,湖州天泰計量校準有限公司等10家機構的部分校準原始記錄中未描述不確定度來源。
二是計量標準量值溯源不規范。方圓檢測認證有限公司浙江金華分公司存在計量標準器未依法溯源至相應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問題;嘉興市計量技術服務站等機構存在計量標準器未及時取得有效量值溯源證書的問題。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切實抓好后續處置。
各市局、縣(市、區)局要將本次通報傳達至轄區內各類計量檢定機構和校準機構,督促本次檢查中發現問題尚未完成整改工作的機構抓緊落實整改,確保檢查形成閉環、起到實效。對于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的機構要依法暫停其有關工作、直至吊銷相應證書;對于本次檢查中發現存在嚴重問題的機構,各市局、縣(市、區)局要嚴格依法行政,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浙江省計量監督管理條例》、《計量違法行為處罰細則》等計量法律法規規章嚴肅查處。
(二)強化機構內部管理。
全省計量技術機構要落實主體責任,對照本次通報中發現的問題,舉一反三,深化自查自糾工作,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生。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專項計量授權機構要加強機構內部管理,將計量法制要求責任層層傳導到各個部門、各個崗位,進一步強化依法施檢的意識,嚴格按照規定要求實施檢定、出具證書,切實維護檢定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計量校準機構要加強人員教育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計量法制意識,完善計量標準管理,增強計量技術人員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等專業技術能力,進一步提高校準服務質量。
(三)強化事中事后監管。
各市局、縣(市、區)局要增強計量技術機構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有效性,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重點監管為補充、信用監管為基礎的監管機制,加大對機構的指導督促力度,加強對投訴舉報問題的查處,堅決嚴厲打擊違法行為,不斷提高監管效能,促使機構規范運行。
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19年1月11日
*請填寫您的需求信息,我們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